央廣網北京12月12日消息(記者張聞)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5個省份,100多個大中型城市,201當鋪3年年末的一場大範圍霧霾,讓全國年平均霧霾天數創下52年來之最,其中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蘇等13地均創下歷史紀錄。
  對於城市的管理者而言,霧霾,無疑是一場大考。面對這道沒有標準答案的難題,有城市率先交出答卷。本周,遼寧省對8個城市開出5420萬元"空氣質量考核罰單",並承諾罰繳資金將全部用於治理大氣污染。儘管行動果斷,但針對遼寧省做法的質疑之聲也不少。針對地方政府開出的5000多萬情趣用品元罰款,究竟由誰來埋單?
  霧霾來襲,每個人都是受害者,但我們卻找不到一個責任方。這種無處著力的感覺,令飽受PM2.5困擾的公眾感到失望。本周,遼寧省發力了,一紙總計5420萬元的罰單,直擊八個地方政府,其中省會沈陽以3460萬元的罰金成為了懲戒的"大頭"。無論是從"面子"來看,還是從"裡子"來看,這一劑"直勾拳"拳打的都不輕,但打得準不准,各方看法卻不盡相同。當處罰對象被定義為地方政府,罰金的來源則必然是地方財政。財政錢從哪裡來?歸根結底是納稅人的口袋。繞了一圈被繞進去的還是老百姓。當然也有觀點認為,由於罰繳的資金將全部用於藍天工程治理大氣,這血咱也算沒白出。環保部環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在接受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採訪時就表示,應該肯定遼寧二胎方面的嘗試,因為環境的受益者還是老百姓:
  夏光:政府被罰了錢以後,這個情趣用品錢反過來用在環境治理上,對環境是有好處的。相當於,本來這筆錢可能應該花在別的地方,征收上來以後轉移用到環境的問題上,改善環境的受益者還是百姓。
  夏光提到本港式飲茶應用做他處的財政支出,投入到環保領域實際上就是通過經濟杠桿來保證治霾投入。但由於政策還在磨合運行的初期,仍然存在漏洞值得我們密切關註。比如,這筆罰金具體動的是財政哪方面的投入?如果有些市政府面對"直勾拳",巧妙的躲了,那力度再大的處罰也是枉然。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談了他的擔心。
  葉青:詳細看了遼寧這個做法,它是經過環境監測中心每天來測,來告訴環保廳每個市的情況,每個月告訴財政廳,到了年終一次把款划下來。如果划走了一些錢,地方政府可能為了保證行政的支出,會把民生資金偷偷給挪過來,這樣我就很擔心民生資金能不能得到保障。
  事實上,對於地方政府一次性的罰單僅僅是個開始,更為理想的做法是出"組合拳"。比如逐層追責,先罰市政府,市政再去找自己轄區里的污染企業算賬。真正做到,誰污染,誰負責。再比如將治霾成果納入官員政績考核體系,利用政績時刻牽動官員神經。只有把痛點落實到具體的污染單位或個人,懲罰才真正稱得上是"穩、準、狠"。當然,任何政策都難稱完美。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就認為從硬性規定到經濟杠桿,籠罩在城市上空的濃濃霧霾已經在倒逼政府儘力從缺位逐漸過渡至到位。
  管清友:從政府這個角度來講,更多的是需要明確法律法規和規則,而不能隨意的去開罰單,要明確環保的門檻到底是什麼,讓企業心知肚明。開罰單這個事,我覺得從一個經濟手段來治理霧霾,我想還是應該給予正面評價,它不是通過簡單的行政命令去關掉某些企業沒有任何理由的,那麼這個說明就是在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的問題上,政府應該明確自己的責任。在環境的治理、環保的監測方面實際上政府恰恰是應該補上原來自己的缺位,加大這種環境治理和環境監管的力度的。  (原標題:遼寧首開“霧霾罰單” 專家憂心民生資金被偷挪抵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o95xogal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